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效督导——基于中国教育报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案例的思考(四)

作者: 聂岸远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1日

 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委会联合征集的800多个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案例中,有不少案例关注“教育督导”主题。一些地方案例用生动的实践从不同侧面给出了高效督导的答案,展现出教育督导的丰富内涵与有效路径,让人深刻感受了教育督导“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

教育督导工作要紧紧围绕教育改革重点,不断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扎实开展督政、督学、评估监测,全面提升教育督导实效,为推动教育体系从“有”到“优”、由“优”向“强”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着力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践行先进督导理念,有效激发学校动力

长期以来,学校督导评价过于重视“鉴定与奖惩”、忽视“改进与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尽管“发展性督导评估”的理念比较为大家所认同,但落地却比较艰难,成功实践不是很多。而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多年来秉承中小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的先进理念,一把“尺子”和多把“尺子”相结合,设置基础、发展、附加等多元、个性化指标,把学生素质测试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内容,运用增值评估方法,鼓励学校自主发展、个性发展,有效激发了学校发展动力,留下了一行区域教育发展性督导评估的扎实足迹。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则借鉴“风险督导”的理念,创新实施“学校办学行为督导评估免检制”,根据不同情况对学校部分指标进行免检,免检指标实行过程监管;督导评估重点聚焦问题较多的领域,简化集中评估指标,既有效减轻了学校应对集中评估的负担,又突出了重点难点。

建强教育督导队伍,有效提高督导能力

人员数量不足、专业能力不强一直是督学队伍建设的短板。江苏省涟水县综合考量专业结构、个人特长等因素,从教体局、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幼儿园中选聘495名教育管理骨干、教学骨干担任督导专家,有效扩大了督导力量。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科学设置督学职级,根据资历、专业能力、工作实绩评定督学职级;严格督学工作常规管理,委托第三方对督学进行绩效考核;将教育督导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合理发放督学工作补贴;明确规定督学工作时间等同一线教学工作时间,对督学职称评聘、工作考核予以相应保障——这些做法均是实招、硬招,有效夯实了督学的专业地位,打牢了督导工作基础。

优化督导过程方法,有效减轻督导负担

督导评估必不可少,但如何优化督导过程、减负提质一直是一个需要破解的问题。各地在督导过程上大做文章,呈现不少亮点。如江苏省涟水县组成49个督导组、8个问题整改回访组,每周安排“双随机”教育督导不少于6所学校,严格督导流程,形成发现问题—督促指导—整改回访—考核问责的工作闭环,有效保证了督导成效;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教育局管理人员全员参与督导,把平时对学校评估的情况填入《过程评估记录册》,责任督学把每月督导情况填入《挂牌督导记录册》,均按照一定权重在对学校综合督导评估中赋分,既提高了过程督导的实效,又有效减轻了督导对象集中迎评的压力。

建设智慧督导平台,有效提高督导效率

单纯线下督导评估动用人力多、时间长、量化数据不足等弊端,长期困扰督导评估工作;但督导评估线上平台功能不完善、督学信息化水平较低,又是督导评估数字化的瓶颈。上海市闵行区着力下好数字化“先手棋”,自2013年起就积极建设教育督导评价数字化系统,系统构建区域“三级四类”数字化评价体系,形成了“政府服务、学校管理、个体发展”三级评价框架和“学生成长评价、教师发展评价、学校管理评价、社会满意度评价”四类评价指标系统,可以多层面、多角度收集数据,做到各种数据共享、相互支撑,各类评价环环相扣、有机结合,显著提高了督导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在服务政府决策、学校管理、师生成长等各个方面凸显了数字化督导评价的强大力量。重庆市高新区公共服务局搭建“数据收集、智能分析、整改反馈”三大平台,有效支撑“教、学、管、评”,形成了区域教育督导新生态。他们专门开展督学数字化能力提升培训、在全国范围内聘请督导顾问团成员开展线上报告分析、重视数据的深度挖掘运用等做法,大大提高了智慧督导的实效。

以上案例既包含教育督导评估理念的转变、督导方式的变革,也有不少局部的优化、环节的创新,但均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督导评估无限的活力和巨大的潜力。总体看来,教育督导评价仍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许多难题尚待破解。“督导有方,督无定方”,期待各地能够从以上案例中有所启发,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与法律法规规定,面对教育强国建设的督导评价需求,结合本地实际,着力在督导评价工作体制、机构队伍建设、工作过程创新、结果深度运用等方面大胆探索,创造出更多、更实用的新经验,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