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黑龙江省】新形势下学校教学督导新思维

作者: 第1期国家级教育督导网络培训班学员 傅文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7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校教学督导工作也因此变得千头万绪,普遍存在“评价难、落实难、易得罪人”等一些困境。如何走出困境,提高教学督导的工作效力?这一问题值得学校教育管理者深思与探讨。

分析教育现状,多数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往往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对“当事人”进行监督与检查,普遍存在重检查、轻指导,重发现问题、轻解决问题的现象。这种传统做法如同“走马观花”,仅仅停留在分析问题的表面,然后把问题留给“当事人”去解决,却不能深入地解决实际问题。无形中,督导者在教师中要么留下“教师警察”的严厉印象,要么留下“走走形式、不负责任”的不良印象。结果导致教学督导功能单一,督导工作缺乏效力,教学督导困难重重。

2011年下半年我开始从事学校教学督导工作,不久就遇到类似的困境。以前,我担任教研组长,后来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取得了一些工作实绩。后来,经全校教职工民主选举推荐,我又被聘为学校督导处主任。由于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与信任,教学督导工作伊始,我就不加思考地沿用原来传统的做法,先是对各各项工作统一部署,统一要求,然后对每一位教师的分工与合作进行督促、检查,以便尽快推广自己的成功经验。可是,事与愿违,教师中有怀疑的,有不理解的,有坚持己见的,也有旁观的。

根据我的教育管理经验,出现这种情况后要尽快查找原因并及时调整工作。首先,我对督导方式、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自我剖析。然后,我及时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又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民意调查。最后,总结分析出三点主要原因:一是教改新举措在各年级尚未达成共识,冒然推进,阻力重重;二是时间短,任务重,师生都需要一个调节、适应、贯通的过程;三是“一刀切”的督导方式过于强硬,个别教师,部分学生一时难以接受。

有鉴于此,我突破传统的做法,积极尝试一些教学督导工作的新举措,终于取得了理想的成效。

1.督导方案提前公示。为了做好学校教学督导工作,我重新修改督导计划与督导内容,先后提出“学、记、练、测、补”有效教学法、“导学案”教学法、加强学法指导、落实双休日自主学习指导等督导方案,并把督导方案在学校内网上提前公示。

在督导方案的撰写方面,可以借鉴“课题研究方案”的写法,内容一般包括:督导问题(背景分析)、督导目标(美好愿景)、督导计划(执行步骤)、分工合作(具体到人员分工)、检查要求(反馈评价)等。这样,督导方案的公示过程,既是一个宣传动员的过程,又是一个学习引领的过程。

比如,为了在全校推行“导学案”教学法,我以《导学案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为课题成立一个课题组,制定并公示课题研究方案,以各学科教研组长为中心组成员,形成了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有反馈的长效督导机制。

2.加强理论学习宣传。在撰写督导方案的过程中,我经常查找一些文献资料,以寻求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持。在自己学习借鉴的同时,顺便把理论学习的内容推荐给老师阅读。通过这种方式,加强理论学习宣传,为教师创造一个学习的空间,让教师有了一个主动调适的过程,把“督”的被动实现转化为“导”的主动追求,有利于促进后续工作顺利开展。

比如,为了推进“学—记—练—测—补”高效学习法,我把“人工智能理论”、“认知论”、学科教学遵循的基本教学原则等重要理论知识整理成文,印发给教师阅读。然后,再由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师生互动,达成共识,督导措施很快落实到位。

3.以导为主逐步推进。把“督”的被动实现转化为“导”的主动追求,更重要地还体现在督导方案的具体执行过程中。事实证明,督导工作与其在后面摧促、检查,不如在前面引领、带动,即“与其推着走、不如引着走”。为此,我的做法是“以导为主、逐步推进”。

比如,为了完成一项督导任务,我首先会提出督导的目标要求,对当事人进行目标意识“引导”。接着,按照督导目标对当事人进行工作方法“指导”。如果在督导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就随时开展工作“疏导”,以便能够及时解决问题。进行工作疏导之后,又继续引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趁机在工作改进中加以“创导”。这样,以导为主,督导结合,逐步丰富教学督导的内涵,推进督导工作顺利开展,不断提高教学督导工作的效力。

总之,随着教育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对教育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探索性的东西多了,创新的东西多了,有争议的东西也多了。针对学校决策、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质培养等各方面的问题与挑战,教学督导工作应主动承担起“领跑者、指导者、监督者、协作者”的重任。这样,教学督导工作就会深入人心,得到广大教师的理解与支持,从而集思广益,形成合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