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界首市实施的课后服务、集团化办学、健康工程、大片区教研、百名校长上讲堂、“一校一品”、“一课一名师”等重点工程,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教育高质量、高速度、可持续发展,界首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出台了《“151”教育督导考核评价办法》,实施精细化、过程性教育督导考核评价,进一步优化了督导评价机制。
一、建立督导评价制度体系
我市出台的《“151”教育督导考核评价办法》,“151”即一个《实施办法》、五个《考评方案》、一个《考核方案》,科学、系统、规范化制度体系引领我市教育督导评价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其一,界首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制定了《界首市中小学校目标管理考评实施办法》,强化目标管理,以评促规范、以评促提升、以评促创建,确保学校优质、健康、快速发展。
其二,界首市教育局先后出台了《界首市学前教育综合评价考评方案》、《界首市小学素质教育考评方案》、《界首市初中素质教育考评方案》、《界首市普通高中素质教育考评方案》、《界首市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等五个方案。分别从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教学管理水平、文化特色发展、规范办学行为等七个方面对界首市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进行督导考核评价。
其三,界首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并完善了《界首市督学绩效考核方案》,通过对全市督学履职情况考核,确保精细化、过程性教育督导考核评价的公平、公正。
二、搭建督导评价网络交互平台
“151”教育督导考核评价依托互联网,充分利用“责任督学综合应用平台”,发挥网络资源共享功能,建立了普通高中、职业中学、市直初级初中、乡镇初级初中、市直小学、乡镇中心小学、乡镇村小、市直幼儿园、乡镇幼儿园等九个层次电子数据资料库、影像资料库,增加资料的保有量,保持过程性资料的“原生态”,提升评价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科学性。督导平台即时发布督导评价动态、阶段性评价结果,接受学校、老师、社会等各方面的监督。
责任督学利用网络快速传递信息、高效信息检索功能,关注教育热点,了解督导动态,追踪督学“前哨”,拓展学习空间,扩大信息采集范围,提高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完整性。各学校通过“教育督导网络平台”,完成在线评估——学校网上自评、责任督学在线评估、反馈。责任督学通过实地督导、网络监测,对学校工作开展情况、上报过程性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实用性等情况以及工作落实的实效性、社会效益、群众满意度等进行督查。
三、发挥督导评价激励功能
“151”方案促进了教育督导与教育局各股室的“深度融合”,各股室联动强化了团队意识,形成教育督导“一盘棋”的格局,通过指导、调研、评价等方式方法参与整个督导过程,重点督导“班子团结、制度建设、育人环境、师德师风、教学质量、宣传工作、工作落实”等七个方面。
为进一步发挥教育督导考核评价的激励功能,我市设置了“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优秀奖”、“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质量进步奖”、“优秀学科组奖”、“学校发展进步奖”五个奖项,每个奖项分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个层次,分别给予10万元、8万元、6万元、4万元奖励。
而对综合评价不达标的学校,当年不得评为先进,并督导其限期整改。对违反学籍管理规定、质量监测弄虚作假、学校管理中出现责任事故、招生过程中出现严重事故并产生不良影响,或违反教育法规和师德要求、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教育质量出现异常状况并造成不良后果的单位,视情节轻重降一等级并取消一切奖励。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校长、副校长每年度的绩效工资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界首教育人的不懈追求。我们将以创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市”为动力,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151”教育督导新模式为抓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优质均衡、创新发展”三大主题,采取“周汇总、月公示、期末初评、年终总评”的形式,在推进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将“151”教育督导考核评价工作不断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