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山东潍坊:市域统筹,科学评价,督导保障夯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根基

来源: 潍坊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2日

一、基本情况

潍坊是山东重要的环渤海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陆地面积1.62万平方公里,六普人口908.6万,七普人口数938.7万,常住人口941.8万,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300亿元,是世界风筝都、全国文明城市。潍坊积极构建轻负优质的教育生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不动摇,遵循规律不折腾,改革创新不懈怠。近年来,潍坊用心用情实施了一大批便民惠民实事,办好寒暑假免费托管和课后服务等惠民工程,群众满意度一直位居全省前列。2015年潍坊4个行政区和8个县市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验收。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141所,在校生188.26万人,教职工15.93万人。小学659所,在校生63.83万人,教职工4.33万人;初中303所,在校生27.77万人,教职工2.54万人;特教学校13所,在校生0.14万人,教职工0.05万人。

二、困难问题

一是经费保障不到位。受经济发展影响,教育财政经费序时拨付进度较慢、拨付比例偏低。二是中小学建设推进缓慢。中小学校(幼儿园)“三年攻坚行动”力度空前,中小学建设任务符合预期,但个别学校建设项目因资金问题推进缓慢。三是师资力量配备不均衡。偏远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乡村教师培训提升机会相对较少。四是资源配置存在差距。受政府投入、区域统筹等因素影响,城乡间、校际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五是教育质量有待均衡提升。基于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学校管理等方面综合影响,城乡间义务教育质量校际间存在差距。

三、工作举措

(一)坚持市域统筹,全员参与创建

一是坚持市域统筹党政主导。连续5年将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作列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及各县(市、区)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坚持党委政府主导,所有县市区全员参与优质均衡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三年攻坚行动”(2021-2024),预计总投资188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 124所,新增学位19万个。

二是完善教师引进和经费保障机制。教师引进优先保障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及紧缺学科需要。深化“三定三聘三评”改革,落实教师职称分级竞聘和乡村教师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将新改扩建中小学校、乡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升、公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终综合考评机制。

三是实施五项惠民工程全覆盖。实施塑胶操场、午餐午休、清洁厕所、触控一体机教室、标准化校车五项全覆盖教育工程,推动各县市区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深入推进优质均衡差异系数达标工作,通过模拟测算,找准短板弱项,指导各县市区精准提升,结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和市对县(市、区)年度教育综合督导。

(二)坚持质量为王,开展科学评价

一是创新学校评价机制。开展全域全学科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2021年,潍坊市委、市政府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合作,连续3年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全市办学水平评价“311 工程”,制定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4类评价指标,3年一个评估周期,每年评价 1000所中小学(幼儿园)。制定《潍坊市普通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细则》19条,实施手机、作业、教学用书管理等3个评价办法,引入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评价。落实督教视导工程。

二是改革教师评价机制。突出师德师风评价,建立覆盖全市10万名教师的线上师德考核库,每学期一考核,结果先公示后入库,职称竞聘、评先树优等一律实行师德“前置体检”。突出教师业绩评价,将教育教学实绩作为关键指标,摒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评比,严格规范“进校园”事项,制定20条教师减负落实清单,引导教师心无旁骛抓育人。突出教师发展评价,实施教师管理“三定三聘三评”改革,构建教师发展动力机制,教师争相上课、争当班主任蔚然成风。

三是创新学生评价机制。完善中考招生制度,出台新中考改革方案,以多次考试打破“一考定终身”,以等级表达缓解“分分必争”的焦虑。完善日常考试管理,进一步优化考试方式、改进考试方法,实行等级评价、无分数评价,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建立“量表+标志性成果+底线”的数字化、全过程评价机制,将学生综合素质成绩纳入中考,与语数英三科等值录取,赋能学生全面而有个性成长。

(三)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督导保障

一是构建带电长牙的督政模式。每年制定县市区党委政府履行发展教育职责清单和教育督导方案,年底市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市教育、财政、人社、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等部门联合对县市区开展实地核查,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督导通知和督导结果通报,市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在《潍坊日报》等主要媒体公布县市区督导成绩,纳入对县市区党委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年度考评。

二是深化督学责任区制度改革。深化完善市县校三级督学工作体系,建立市级督学包靠镇街、县级督学包靠学校、学校视导员抓好自查整改的网格化、全覆盖的督学责任区机制,形成问题“发现、整改、解决、延伸”工作闭环。落实督学清单制度,依托“市县联动、清单督学、网格覆盖、整改到位”的督学责任区制度,开展校内、校外常态化和专项化督导,将学校课程开设、考试、作业量、作息时间、课后服务、校外培训机构规范运行等纳入督学清单,全面规范办学行为。构建督导清单落实机制,建立党政通报、媒体公开、约谈问责、调研指导、表扬激励等机制,发挥“有限督导、无限威慑”的作用,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落细。

三是构建助弱扶强的督教视导机制。启动“头雁领航 守望相助”督教视导工程,盘活全市名师、名校长资源,通过“自主申报、个性需求、过程诊断、多元反馈、自主整改,区域分享”等机制,让名校孤岛变成优质雁阵,带动形成一大批联盟校、集团校,充分发挥齐鲁名师、名校长和名专家资源优质,实现以强带弱、强强联合的办学优势,促进乡村薄弱学校和小规模学校主动提升。

四、成效及启示

优质均衡创建以来,潍坊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义务教育学校138所、完工131所,新增学位14.5万个。改造提升乡村中小学285所。积极推进潍坊市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加强人才储备。持续深化“三定三评三聘”项目,重点关注城乡教师均衡配备。城乡间、校际间资源配置逐步均衡,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承担国家级、省级教育改革试点36项,《中国教育报》49篇头版头条专题宣传潍坊教育做法,中小学生体质抽测成绩连年位居全省前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电脑制作大赛获奖数量保持全省第一,青少年无人机大赛获奖数量及综评成绩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一是党委政府重视是关键。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教育发展,积极调度教育事项落实,列入“一把手”工程,各县市书记、县长争当教育书记、教育县长。

二是财政经费保障是基本。践行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加大对教育的财政专项支持,在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部门的发展规划上实现多轨融合。

三是师资配备是重点。协调编办、人社、财政、住建、教育等部门,完善乡村教师流动机制,推进教师职称评聘、乡村补贴、绩效工资等激励政策落实。

四是教育督导是抓手。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上适当倾斜,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督政、督学、质量监测的法定职责,用好教育督导委员会议事协调机构的统筹推进作用。

五是社会认可是目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的在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群众认可、社会评判原则,立足于解决“急难盼愁”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惠民服务水平,让家长和社会各界深切感受到教育的发展变化,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就近接受均衡优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