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山东威海:市域整体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来源: 中国教育督导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8日

2013年,山东省威海市所辖县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评估认定。十年来,威海市始终坚持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教育优先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市域整体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驱动引领,加快推进全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政府保障全面落实、教育资源全面均衡、办学品质全面提升。近年来,积极承担“双减”“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聘)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试点县”等多项国家级改革先行试点任务。目前,所辖县已全部接受两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省级督导评估和复查,正在全力做好迎接国家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突出政府主责,构建统筹有力的工作机制

将全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牵头主导的系统工程,统筹协调各级部门共同推进,推动政府保障责任层层全面落实。

一是顶格推进,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市、区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协作的工作机制,顶格推进,联动配合。市级层面,坚持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年度例会制度,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主持召开,专题部署“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跟踪落实创建进度和成效;县级层面,“一县一策”编制时间表、路线图,层层压紧压实各级责任。

二是有序推进,构建科学系统、一以贯之的实施路径。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连续纳入3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要提升均衡发展水平,在全省率先完成创建任务,打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威海样板”。创建初期,确定“政府主导、分步实施、县域共进、市域均衡”的实施原则和“市域统筹、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的长期发展目标;根据国家和省系列文件部署,进一步明确市域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规划建设、设施配备、内部管理、质量评估标准“五个统一”要求。

三是科学推进,发挥权威高效、专业引领的督导评估作用。将“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成效纳入对区市政府、开发区管委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评价结果运用于对区市的高质量发展考核中,同时将学校落实情况纳入各区市责任督学任务清单,倒逼创建任务落实。市域整体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精准掌握各区市各学校创建短板。划定5个市级教育督导责任区,遴选622人组建覆盖全市的市县两级督学、教育督导员专业队伍,对照问题短板开展专项督导评估。累计督促整改各类问题60多个,消除大班额378个、大校额学校11所,义务教育生均校舍面积增加2.7平方米,生均运动场地面积增加1.6平方米,师生比提高0.23个百分点。

二、坚持标准底线,推动校际间资源的均衡配置

组织市、县、校三级对照评估标准,针对性完善保障措施,加大资源供给力度,推动教育资源全面均衡配置。目前,所辖县7项学校资源配置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均不超过小学0.5、初中0.45,各义务教育学校均已基本实现“校校达标”。

主要实行“一个高水平和三个统一”:一是教育保障投入保持高水平。全市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比达24.38%,小学、初中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分别为910元和1100元,实际达到1436元、1887元,分别高于省定标准626元和877元。同时,特殊教育学校生均拨款标准按照普通义务教育学校的10倍保障,不足200人的小规模学校按照200人标准给予保障。

二是办学条件统一标准。坚持城乡学校硬件设施一个标准、同步改善,市县两级累计投入80亿元,累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50所(占学校总数78%),新增学位13万余个,在省内率先实现中小学标准班额100%,塑胶运动场地覆盖率100%,校园信息化“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100%,校园安防“专职保安、一键报警、监控系统、护学岗”100%。积极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资源需求,通过挖潜学校内部教室资源、重建扩建,租赁周边公共体育场地等方式,逐个解决个别学校音美教室数量和功能室面积不达标、运动场地不足等问题,目前已有21所学校完成资源建设。

三是师资力量统一调配。深化“县管校聘”和教师交流轮岗改革,实行县域范围内统筹调配轮岗,推动校际间师资均衡。每年师资交流比例均远超省定标准,2022年整体交流比例为23.7%、城区交流到农村比例为39.6%。建立适度倾斜、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将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作为参评高级、正高级和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并在评先选优时予以优先考虑。2022年,全市城市与农村学校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之比为0.99:1,位居全省第一。

四是数字平台统一覆盖。建成威海智慧教育云平台,打造涵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科的线上资源库,汇聚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山东省“一师一优课”平台等优质资源2000多万个,将国内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引入城乡每所学校,将全国最顶尖的名师课堂提供给每名学生。2023年,新上线“名师辅导讲堂”,遴选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威海名师、省市教学能手等优秀教师组成讲师团,实时跟进教学进度和重点难点录制优质视频课程,供全市学生、家长、教师免费使用,有力推动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激发改革活力,推动教育内涵品质的优化提升

充分发挥各项国家试点任务的引领作用,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办学品质全面提升。

一是依托全国“双减”试点城市和“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双试点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模仿移植、融合内化、创新再造等形式,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等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本土化,出台《义务教育阶段12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等文件,从全市层面统一规范作业设计和时长,引入“基础作业+弹性作业”模式,实现作业因材施教、减量增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打破以往教研、科研、师训等分岗设置、各自为战的工作格局,建立教、研、训一体化的教学指导新模式,推动课程质量实现大幅提升。2022年,全市申报全国规划课题8项,占全省推荐总数53%,2项获教育部重点课题立项。

二是依托全国“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实验区试点任务,建立学校“标准化+特色化”发展评价体系。将教育部92条管理要求细化为236条“威海标准”,详细规定了学校应该“管什么、怎么管”,解决了学校办学质量参差不齐、难以量化评价的难题。在全面实现“标准化”的基础上,鼓励学校基于自身发展和学生成长,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德育工作、学生培养、校园文化等方面塑造独特、稳定、优质的办学特色,打破“千校一面”,实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目前,全市累计评选出75所特色学校,形成了书香校园、人文教育、生态教育、劳动教育、海洋教育等校园特色“百花齐放”的格局,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三是依托全省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任务,探索完善城乡合作发展机制。形成了环翠区的教育协作区、文登区的城乡教育共同体、荣成市的联盟化办学、乳山市的集团化办学等城乡学校合作发展模式,实现教育资源深度共享、课程实施统一规划,质量监测统一实施,教研培训活动统一开展,评价体系统一建构的教育协作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已有三批11个乡镇获评山东省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乡镇,2022年获山东省“服务乡村学校教学改进教研支撑系统建设”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